王大泉:张家口图书馆,创造城市的精神呼吸
China
- Interior Designers
- TANZO Space Design
- Location
- China
- Year
- 2021
项目名称:张家口图书馆
项目地点:中国 · 河北
项目面积:22200㎡
完工时间:2021.04
室内设计:北京天作空间设计公司 + 清尚设计院
设计主创:王大泉
设计网站:www.tanzospace.com (www.tanzospace.com)
项目摄影:史云峰
项目视频:肖石明
文案策划:NARJEELING那几岭
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
——毛姆
一千年前,从罗马人的藏书室里走出去,没有几步就是神殿,弥尔顿说“书不总是死物”,书的神性力量伴随着人类漫长发展的长河,在博尔赫斯的图书馆之歌里,昏昏茫茫的书架也让人失落,但构建导向真知与自由的图书馆建筑仍是每一座城市的向往。
200万年前,远古时代的不同文化人类群体在张家口交汇繁衍。他们在这里开垦出第一片耕地,开启了中华文明之先河。自此,这片土地再不肯荒芜,东方人类从这里走来,中华文明从这里走来。伴随着冬奥会的来临,张家口正在向世界展现其崭新面孔。
微缩地景
凝聚城市人文精神
张家口依山傍水而建,北、西、东三面环山。中央峡谷地带,张家口图书馆、档案馆、博物馆、规划馆四馆合一,三个大小错落的建筑体块合而不同,向南敞开。建筑表皮以可回收的孔洞板为材料,当代艺术化处理手法使整个建筑群成为区域性微缩地景。
其中东侧图书馆规模最大,总建筑面积22000平方米。总藏书量约110万册,阅览座位2100座。图书馆内开架区域书库与阅览区紧密结合,实现了“藏、查、借、阅”的结合模式。
少非空白而是精简;多非拥挤而是恰当。在这个项目中,经济即美学。新,不代表颠覆;旧,更指优化成本精准设计,摒弃琐碎繁复的装饰,室内设计遵循系统设计原则,在建筑设计的逻辑上进行延展。
建筑是人造的层叠艺术,解决受限,创造用途、情感和感觉的空间。整体建筑空间采用一体天花幕墙和中空设计,各层平台和主楼梯定义了图书馆各功能区和外观架构。
内部统一在灰白色的水泥挂板与原木的质感之中,光线从顶部以不同角度倾泻下来,人们游移在光影层叠的构图与遮荫中,视觉也拥有了一丝趣味性。
复合空间
诠释场所公共属性
现代图书馆不仅是一个贮藏和借阅的场所,更是一个让人愿意驻足停留、社交互动,触发灵感和惊喜的空间,在不同场景中轻松实现“从书籍到交集”的转变。在未来城市生活中,它将成为联结市民与知识、体验、创造的纽带,在城市尺度内,挖掘社区需求和可能性,激发场域的新鲜活力。
图书馆是书的载体,当书的概念融入空间,时而抽象,时而具象,但总能传递出力量。从“大中小”三种尺度,到“黑白灰”三种明暗层次,以“三生万物 ”结合模数化设计完成内部设计逻辑。
“书+架”以格子构成的方式进行排列组合,从二维平面转换为三维立体空间构成,串联出空间的主题和联动。
地面将原建筑室外广场铺装进行延伸,采用条形浅色三色水磨石材拼装,与总体设计协调统一并有机变化,降低材料损耗率,并通过设计语汇将图书馆的内部空间与外部建筑空间有效融为一体。
读者从负一层主入口进入,中庭内多功能厅(小型剧院/大报告厅)的“艺术装置化”造型极具上升感,削弱了原有建筑结构形成的“峡谷”般的压迫感。多功能厅作为视觉焦点,有如馆内心脏源源泵出活力与能量,激活也稳定整个空间。
同时,格子元素以不同秩序排列,内部填充优质吸音材质,从专业的声学角度有效地解决了大空间的消音降噪问题。
大报告厅的屋顶与二层相连,形成了一个阶梯形的小广场。天然绿植间隔排列,与负一层的绿色形成了丰富的视觉层次感,同时拓展了空间内动线,让人与自然、人与植物都能在一个相对开放的场域内完成自发性的行为。
张家口的日照较为强烈,再加上孔洞幕墙式建筑表皮处理,令室内光线较不适合阅读。设计师在规划平面时,巧妙地将采光较强的一侧设计为具有舞台效果的长廊,阅读区则向内收紧,时时变幻的光线成为聚光灯,照亮阅读者的未知世界。
文化审美
塑造社会价值
精神文明的建设离不开文化基因。图书馆可以承载时间的洗礼,为人们的艺文生活扩展维度,塑造人与建筑互动的深度体验。一座公共图书馆如同城市之肺,供养着人们的精神呼吸,为不同时代的人完成疗愈。
现代化图书馆配备丰富的智能管理设备,在出入口维护公共秩序和安全。自助式寄存、办证、系统检索配合LED信息屏幕对馆内信息进行流动展示,技术的便捷让人们可以轻松获得想要的资讯。
设计师如导演般分配不同角色的站位和动线,如何进入、如何演绎、如何把控彼此的关系。开放空间平面支持不同年龄和不同需求的人在这里共同学习、互动、聚集。空间区隔也以促进多方交流为目的,提供自发偶遇的空间情境。
青少年阅读区作为高频使用区域设置了多元的艺术体验。身心疲惫时,可以进入多维影视区或者音乐小屋,感受独处的自在时光。
低幼区拥有最好的采光,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安全地探索、尽情地玩耍。在洞穴中阅读、在儿童影院畅享视听乐趣。
除了特定功能空间,部分区域还预留了未来可能性。空间材料透明度保证了通览各类活动的透明度;墙体的开合与关闭重新塑造空间表情;模块化的组合让空间灵活变身为画廊、音乐厅、录音棚、活动场地等。
各种基于历史脉络、文化习俗的活动在这里上演。馆内设有一个私有博物馆,陈列着张家口的历史资料,透过小窗口,可放大千年历史过往。
没有过多的视觉符号和形象特征,但却流畅而精准地传达一座公共建筑应有的姿态。时刻关注内外空间创造的氛围及其在城市生活中的变化。
冬奥会期间,张家口将成为国际化的交汇点,更多文化交流将在这里碰撞。它像一颗传递文明的种子,给予现代人启示。“图书的建筑”不断更迭演绎,虽不一定导向绝对的真知,但那代表着人们和他们所在的城市,永不止息的精神建构。
Related Projects
Magazine
-
LA Almazara
Today
-
A Book About Life
Today
-
Too Young To Be Listed*
Today
-
Being Arthur Erickson
4 days ago
-
NEOM Updates
5 days ago